“羊有跪乳之恩股票配资门户导航,鸦有反哺之义。” 这句古训向我们传递着感恩的精神,而今天我们要讲的故事,正是关于这样一位伟大母亲的传奇。
1973年5月,舞台剧《沂蒙颂》首次在北京天桥剧场上演。演出结束后,观众们纷纷为剧中的英嫂感动得热泪盈眶,激烈地讨论着她的伟大。在这时,不少人开始疑惑:这样一个令人敬仰的角色,是否有真实的原型呢?
答案是肯定的。这位英嫂正是明德英——一位不畏艰难、为国家和人民奉献一生的伟大女性。
1. 一次感人的重逢
展开剩余84%“奶奶,我们来看你啦!” 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,庄健迈着轻快的步伐走进了明德英的家。这时,明德英从里屋赶了出来,看见了那个曾经她亲手救助过的小八路——庄新民。
四目相对,情感瞬间涌上心头。庄新民激动得无法控制,突然“砰”地一声跪下:“娘,儿子来晚了。” 眼泪在这位曾经年幼的小战士的眼中滚落,年华早已让他不再是那个只会哭泣的孩子。明德英同样激动万分,她抚摸着庄新民的脸,紧紧地把他抱在怀里,感动得无以言表。久别重逢,这一刻,岁月仿佛倒流,他们依然是那对深厚母子情。
周围的人看得无不动容,这一幕让人深深感受到那份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深厚情感。
2. 明德英的早年生活
明德英出生于辛亥革命爆发的那一年,年幼时父母相继去世,又因病失去了说话的能力。尽管如此,明德英却从小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。虽然她不善言辞,但心地善良、踏实肯干,得到了乡亲们的帮助。
成年后,她和隔壁村的李开田结为夫妻,两人日常以务农为生。听闻八路军在解放农民、解放土地方面的宣传,夫妻二人便开始无私地帮助那些路过他们村或藏匿在山中的八路军。他们虽生活贫困,自己有时都吃不上饭,但依旧会拿出粮食,送到前线,竭尽全力帮助受伤的战士。
3. 一个受伤的小战士
1943年初,明德英焦急地等待着丈夫李开田的归来。丈夫一个月没有音信,这让她十分担忧。然而,终于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,丈夫带着一名年轻的八路军战士回来了。这个小战士,就是庄新民。
庄新民当时年仅13岁,属于八路军山东纵队的看护员。在一次反“扫荡”战斗中,庄新民被敌人发现并受了伤。由于敌人将他误认为是普通百姓,他侥幸逃脱,却因伤重差点丧命。后来,庄新民偶然遇到了李开田,二人一同被抓入敌军。历经一月的辛劳,终于在明德英的家中得以安置。
看到明德英为自己包扎伤口,庄新民不禁泪流满面,心中感激不已。他从未想到,自己会在这片土地上得到如此无私的救助。
4. 隐藏和求生
但此时危险依然没有消散。村里有一个走狗,常常出卖八路军的藏匿地点。那天,这个乡绅敲开了明德英家的门,带着一群日本兵检查屋内。明德英立即将庄新民藏匿在附近的岩洞中,并转移到战壕中。虽然日军翻遍了房屋,却什么也没发现,最终离开了。
等到危险暂时解除,李开田才敢去寻找庄新民。夫妻二人决定将他暂时藏匿在村外的墓地,那个时候,能活下去,就是最大的希望。
5. 乳汁救命
庄新民的伤情非常严重,发烧不断,夫妻俩想尽办法照顾他,但依然无法喂食。明德英想到自己曾经救助过的另一个小战士,于是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乳汁滴入庄新民的嘴中,帮助他度过了生命中的危机。
经过几天的休养,庄新民的伤情逐渐好转。夫妻俩依旧满怀感激地照顾他,虽然日子艰难,但他们坚信自己所做的一切是正确的。
6. 庄新民的誓言
在离开之前,庄新民跪下,向这对救命恩人表示深深的谢意。“爹娘,如果我以后有了出息,一定会回来找你们的,感谢你们的救命之恩。”
虽然明德英和李开田一直没有收到庄新民的消息,但他们始终没有忘记这个曾经得到过他们帮助的年轻战士。庄新民在战场上拼搏,最终升任为连长,经历了无数的战斗和牺牲,他没有辜负曾经的誓言。
7. 终成再见
新中国成立后,庄新民被提拔为厅级干部。他没有忘记曾经救命的恩人,开始四处打听明德英的消息。最终,他们再次重逢,这对夫妻和庄新民的“母子”情深得无以言表。庄新民力排众议,强烈要求带走明德英照顾她,成为了他新的“亲儿子”。
2009年,明德英被评选为“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”。她不仅仅是一个名字,更代表着那个时代无数为国家、为人民奉献的“红嫂”们。
这些“红嫂”们不仅支援抗战、支持八路军,还亲手送自己的孩子上战场。她们的坚定信念、革命精神与无私奉献,成为了中国女性觉醒的象征,也永远照亮着我们前行的道路。
发布于:天津市配资官方网址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