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4日清晨,南海海域的船舶动态监测系统捕捉到一系列异常信号——菲律宾海警部队的四艘执法船只在没有事先通报的情况下,分别从不同港口启航,不约而同地朝着同一个目标区域进发。通过卫星航迹分析可以清晰看到股票配资门户导航,这些船只的最终目的地正是中国南海的仁爱礁海域。
值得注意的是,这已经是菲律宾方面在短短十天内第二次试图接近该海域。就在8月下旬,菲方同样派出四艘船只企图强闯仁爱礁,结果在半月礁附近就被中国海警的巡逻舰拦截,连仁爱礁的边都没能靠近。而这次行动中,菲方显然做了更充分的准备,特别是其吨位最大的\"梅秋拉·阿基诺\"号巡逻舰全程关闭了AIS自动识别系统,这种刻意隐藏行踪的做法,明显是想要实施某种秘密行动。
让我们详细分析这几艘菲律宾船只的动向,其行动路线透露出精心策划的痕迹,但这一切都没能逃过中国海警的监控:
首先是\"巴加凯\"号巡逻艇,这艘44米长的日本制造巡逻舰从巴拉望岛南部的布利卢延港出发,径直驶向仁爱礁以南约30海里的信义礁。从航迹分析,该舰显然计划在此建立临时据点,等待时机再向仁爱礁靠近。然而中国海警5304舰早已严阵以待,在信义礁外围海域实施警戒,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守门员,在对方前锋刚进入禁区时就果断出击,彻底粉碎了菲方建立前进基地的企图。
展开剩余76%其次是\"马拉帕斯卡\"号巡逻舰,这艘从巴拉望北部迪普奈港出发的舰船以12节的巡航速度,采取迂回路线绕行至仁爱礁东北方向。当它停泊在距离仁爱礁约90海里的红石暗沙附近时,中国海警4302舰已经在其前进路线上实施拦截。这种精准的预判和布防,就像下棋时提前封堵对手的进攻路线,展现出中国海警对局势的完全掌控。
最值得关注的是菲律宾海警的旗舰\"梅秋拉·阿基诺\"号,这艘97米长的庞然大物是菲方海上执法的核心力量。该舰于18时从公主港秘密出发,在关闭所有定位系统的情况下穿越巴拉巴克海峡。虽然试图隐匿行踪,但通过航线推算和雷达监测,中国海警准确判断出其目标仍是仁爱礁——毕竟如此大型的执法舰船不可能无缘无故在敏感海域游弋。
更耐人寻味的是,一艘名为\"拉普·拉普\"号的所谓\"民用装甲船\"也参与了此次行动。结合菲律宾方面自5月16日以来已有112天未能向非法\"坐滩\"的\"马德雷山\"号运送补给这一事实,可以推测菲方此次行动很可能是为了输送生活物资,甚至可能夹带建筑材料,企图延长这艘破旧军舰的\"坐滩\"时间。
面对菲律宾方面的这些挑衅行为,中国海警的应对措施堪称教科书级别的专业和克制,展现出强大的海上管控能力:
在最内层的潟湖区域,海警21549艇实施24小时不间断值守,就像一位忠实的哨兵,时刻监视着\"马德雷山\"号的一举一动。任何试图偷偷潜入潟湖的企图都将被立即制止。
在中间防线的潟湖入口处,海警21560艇严密封锁着仁爱礁的\"大门\"。这就像在关键通道设置检查站,确保没有任何违规物资能够进入。
在外围海域,包括海警21559艇、5009艇以及5202舰、5203舰等大型执法船只组成了严密的监控网络。这些舰船就像隐形的守护者,随时准备应对任何突发情况。
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中国渔民依然在潟湖出口附近海域进行着正常的渔业生产活动。渔民们从容不迫的作业场景,生动诠释了仁爱礁海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渔民的传统渔场这一事实。这种平静祥和的景象,正是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属海域拥有无可争辩主权的有力证明。
人们不禁要问:为何菲律宾方面明知中国海警严密防守,仍要屡次挑衅?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:其一是不愿放弃既得利益。自1999年\"马德雷山\"号非法坐滩以来,菲方一直企图通过这种方式制造既成事实。一旦船上人员因补给中断而撤离,菲方将彻底失去在仁爱礁存在的借口。其二则是寄希望于外部势力干预。菲方幻想《美菲共同防御条约》能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,但现实情况是,美国国防部长最近公开承认美军需要进行重大调整,以应对新的安全挑战。这番表态实际上暗示了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优势正在减弱,不太可能为菲律宾冒险与中国对抗。
事实上,美国近年来的外交策略已经暴露出其本质:在盟友需要实质性支持时往往选择退缩。无论是乌克兰危机中仅限于提供武器援助,还是在南海问题上仅限于口头支持,都显示出美国不愿为盟友承担实际风险。这种\"口惠而实不至\"的做法,进一步凸显了中国在南海问题上采取坚定而克制立场的正确性。
发布于:天津市配资官方网址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